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

   日期:2024-09-10     来源:www.sjnhun.com    浏览:346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只知怜惜孩子,不舍得用孩子”,这是当今爸爸妈妈的爱的误区。事实上,爱孩子,就要舍得用孩子。

“只知怜惜孩子,不舍得用孩子”,这是当今爸爸妈妈的爱的误区。事实上,爱孩子,就要舍得用孩子。一个人在被别人需要和用时,才能感觉到我们的价值。一个孩子被大人用和需要时,才能感觉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,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,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。

妈妈对儿子的一定,最能激起男生的潜力

有些爸爸妈妈把儿子当“宠物”养,什么都替孩子干,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。其实,妈妈对儿子的一定,最能激起男生的潜力。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,儿子可以创造奇迹,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生成为勇敢的男子汉。

那样,爸爸妈妈该怎么用孩子呢?在很多书中都表达了感受:享受儿子,对儿子说:“有儿子就是不同。”

有一位男生的妈妈。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:儿子3岁时,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,不料腿下一软,我没挤上车,差点摔在路边。儿子立刻关切地问我:“母亲,你如何啦?”我认真地对儿子说:“母亲下乡插队时,把膝盖摔坏了,抱着你上不去车。”

儿子一听,立刻跳到地上,用小手为我捶腿。我爱抚着他的头,欣慰地说:“有儿子就是不同!”儿子十分得意,将来再也不让我抱了,而且常常为我捶腿。

儿子上二年级的那个盛夏,一天我下班回来,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:“母亲,你喝茶!我为你倒的。”茶已经凉了,我胃不好,不喜欢喝凉茶,但我仍一饮而尽,然后满足地说:“有儿子就是不同!假如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!”第二天,我就“享受”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。

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时,一天他父亲要出差,儿子开心了,我却为难地对他说:“你开心了,我可惨了,下了班还要急忙回家为你做饭。”哪个知,儿子拍着胸部,神秘地说:“爸不在,还有我呢!”看他那样子,我仿佛有了“依赖”,立刻“恍然大悟”:“对!对!还有你,你也是个男子汉!”

出乎我意料的是,第二天,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,炒好两盘菜,放在盘子里,还用碗盖上。我一回家,儿子立刻说:“妈,你快去洗手,我给你盛饭去!”

我特别“听话”,洗了手,就在饭桌前坐着。儿子盛来饭,我大口大口吃起来。

儿子在旁边看着,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:“味道如何?”

“味道好极了!”我也用了“广告语”。

“和我爸做的菜比如何?”

“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!”我夸张地说。其实,他的技术比他爸差远了,还有点不熟呢!但几年将来,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。

儿子多么渴望被妈妈需要,被妈妈一定。妈妈的伟大,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、出国留学(课程),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收获感,找到自信,找到自我,找到爸爸妈妈和社会对他的需要!当他找到了爸爸妈妈和社会对他的需要,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,一种幸福。

孩子要“放养”,不可以“圈养”,要舍得放下

真的爱孩子的爸爸妈妈,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,给孩子一点爱别人的机会。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,视孩子为小草,让孩子靠着你、仰视你、畏惧你;更不要当大伞,视孩子为小鸡,为孩子遮风挡雨,让孩子弱不禁风。

用女儿,我也有一句话:赏析你的女儿,对女儿说:“有个女儿真好!”

“有个女儿真好!”这是爸爸妈妈对女儿的赏析,也是对女儿最大的鼓励,它能使女儿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,充满乐观与自信,掌握善良与关爱。一个女生,从小可以得到爸爸的关爱,能够帮助培养她好的性格特点、开朗大度的胸怀与擅长交往的能力。相反,一个从小失去父爱的女生,在择偶时容易选择一个爸爸般的男朋友,或者一直对男士心怀仇恨。假如说妈妈是大地,那样爸爸便是一片蓝天;假如说大地可以创造生命,那样蓝天就应该包容世界。天地合一,万物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、繁衍,这是自然界进步的规律。天下的爸爸都该用博大的胸怀去接纳我们的女儿、赏析我们的女儿,伴随女儿在生活的道路上长大。

想把孩子培培养能适应将来社会的人,就要“放养”,不可以“圈养”,舍得放下。特别是培养男生刚强、坚毅的男子汉风韵,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,提供训练、实践、展示本领的机会。

孩子自己能做的事,千万不要替他去做

天天上下学的路程,正是培养孩子刚毅、可以吃苦的风韵的一个绝好机会。让孩子训练着自己上下学,可以让他在路途中探寻到不少乐趣,也可以增长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常识。

我儿子上小学时,家离学校非常远,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。从小学三年级起,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。

有一天,他神秘地对我说:“母亲,我发现,日常处处有哲学。就说挤公共汽车吧,有六大要点。”

我非常有兴趣:“我儿子什么时间成哲学家了?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!往下说,我洗耳恭听!”

儿子兴趣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“六大要点”:“1、等车的时候,不需要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,那样的话,脖子多酸哪!仅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,人群一有动静,准是车来了!”

“有道理!那样第二大要点呢?”我兴致非常浓。

“2、车来了,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。你只须贴着车帮走到车前,抓住车把手,你就能上车了!3、假如车上人多没座,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,这个地方比较宽敞。”

“你双眼还挺尖!还有呢?”我迫不及待的想往下听。

“听我慢慢道来:4、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,但离座位扶手远,你的双手要张开,放在车窗的玻璃上,如此能站稳;5、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,如此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;6、假如车上有座,你要想坐下,不要先探身子,要先把臀部移过去,这个座就是你的了,这叫'臀部移动法’!”

听完这“六大要点”,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我想,不去挤公交车,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“要点”?我了解,总有一天他会把靠亲身体验总结出来的这套“经验”展示给我看的。

果然,机会来到了。

一个星期天,我和他一块坐公交外出。那时候,大家还没形成排队上车的习惯。一路上,他不停地展示着他挤车的“高招”本领:在汽车进站后,等候已久的大家蜂拥着朝车门涌去。儿子扶着我,贴着车帮往上挤,不一会儿就上了车,这招还真灵。

车上人不少,他却找到一个座位:“妈,快坐下,你的腰不好!”

换乘第二辆公交车时,人更多了。儿子不只带我上了车,还为我在司机座位后的玻璃窗边找到了站脚的地方。只见他双臂撑顶着窗框,我的头正在他双臂中间,他坚定地说:“这下子不会有人再挤你了!”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热流,有一种被保护、让人怜惜的感觉,而这种感觉正来自我的儿子——一个年仅11岁的男生身上。

儿子上中学后,六年来每天骑车上学,风雨风阻,无论风吹日晒,从不叫苦,我从心里佩服他。

大学毕业后,他主动需要去上海工作,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,如此才能和国际接轨。

出发那天,我原是筹备去机场送他,可他不让:“不需要送,我一个人去能行!”他一个人打了一辆出租车,上车前朝我笑笑,挥挥手,用婴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:“母亲再见!”

我只好也挥挥手说“再见!”我也不可以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!看着儿子远行,我心中一百个放心,我了解他行。

儿子成长的经历,让我了解:孩子自己能做的事,就让他一个人去做,千万不要替他去做。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,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,由于如此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,你老不放心,啥事都要插手,就等于告诉他:“你不可以,我不相信你。”

从小放下让孩子去尝试,去体验,去训练,孩子就有了存活的本领,有了抗风险的能力,当他远走高飞时,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担忧。

人的一生都在路上,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,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。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